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湖北省宜昌市一中华鲟养殖场取水渠被挖断、占用。对此,当地管委会三个月前回应澎湃新闻称,涉事工程的建设单位是三峡日清茅坪河生态治理(秭归)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是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涉事生态廊道工程开工前跟养殖场签有协议“改渠”;事发后,正出资架设水管,“永久性解决中华鲟养殖场的水源安全问题。”2022年1月14日,涉事养殖场场主老梅向澎湃新闻表示,新架设的水管通水20多个小时后就爆管损坏,目前正应急抽水。涉事鱼场养殖子一代中华鲟的规模,居全国第四、湖北省第二、宜昌市第一,数量甚至超过同在宜昌市的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和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国最后3000尾子一代中华鲟,其中近十分之一的个体在宜昌市的老梅鱼场。当地一名村干部曾告诉澎湃新闻,2021年8月27日晚,老梅鱼场的取水渠漏水了,冲了村民的地和猪圈、房子。村干部通知老梅赶了过去。“我们用沙袋堵漏,没堵住。”老梅说,他只能赶到上游,把总闸门关了,然后找人修渠。2021年9月1日,下游渠道漏水处修好了,老梅去上游开闸门,准备恢复通水,才发现施工队已经把上游渠道挖断。在几处施工现场,涉事工程的水泥挡土墙已建在老梅鱼场的取水渠内。2021年9月26日,一处施工现场,取水渠被截断。秭归县气象台(秭归国家基准气候站)发布的气象预报信息显示,2021年9月1日,鱼场所在地茅坪镇的最高气温达34摄氏度,第二天是30摄氏度。“中华鲟怕热,水温超过22摄氏度,它就有应激反应。在鱼池里露头、跳。”老梅说。他测温发现,中午时,地面温度甚至超过40摄氏度,但他没有更多的水给鱼池里的中华鲟降温。9月26日凌晨,老梅鱼场内一条体长接近两米的中华鲟大鱼死亡。宜昌市和秭归县渔政部门、中华鲟研究所工作人员现场拍照、登记、取样后,死亡的中华鲟被冰冻。五天后,2021年10月1日,又有一条中华鲟没能扛过来,登记后被送入冷库冰冻。前述中华鲟的死亡,是否与前述生态廊道工程施工所致的断渠、缺水等有关?有待相关部门的鉴定。对于第一条中华鲟的死亡,去年9月30日,湖北秭归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农业部门反馈,“由于该中华鲟生长发育信息,养殖管理及重要环境因子等关键基础数据缺乏,加之中华鲟死亡多由综合因素共同影响,无法判定此中华鲟致死原因。”中华鲟养殖场的取水渠被挖断前,施工方与老梅曾签订了一份协议。但老梅与作为涉事工程监管方的管委会,对这份协议的解读却各执一词。管委会去年9月29日书面回复澎湃新闻称,这份协议在正式开工前(2021年4月22日)签订,施工单位和老梅达成一致意见,以签署协议的形式,明确老梅同意采用改渠方案。相关协议名为“项目合作协议书”。该协议书称,“甲方负责的生态廊道工程在建东村施工范围内有1.5公里水渠需要进行改渠,甲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给乙方的养殖基地及发电站带来水源污染及水源断水问题。”“为降低施工对水渠造成的不利影响,甲方需跨越水渠进行施工,甲方同意采用搭设栈桥的方式跨越水渠”。“为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带来的水源污染问题,双方同意在乙方鲟鱼养殖厂进水口附近设置过滤池,由乙方负责修建,甲方负责承担该笔款项。”但同时,该协议约定,“若甲方在改渠施工过程中造成乙方养殖场及发电站水源断水,甲方按双方另行商议的补贴标准对乙方进行补贴。”老梅向澎湃新闻表示,前述协议主要是为了解决施工造成的泥沙落入取水渠造成的浑浊问题,而不是同意施工队破渠、断渠。管委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也向澎湃新闻表示,“这个协议的目的就是要解决(施工致)水源浑浊度的问题。”“具体以协议为准。”管委会前述向澎湃新闻提供的书面回复称,2021年5月底,由该养殖场在进水口附近自行增设了泥沙过滤池以解决河水浑浊问题。目前,工程方出资140万元,铺设PE水管,“永久性解决中华鲟养殖场的水源安全问题。”施工现场入口。2022年1月14日,老梅向澎湃新闻表示,事发后,他向管委会和当地县委办公室等多个部门反映问题、求助,目前正在应急抽水中。工程方架设的水管通水后,水量小,还发生爆管,已无法通水;估计要重新架设水管或改换线路,才能保证供水。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