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怎样养鱼
池塘养鱼是指在人工修建或天然形成的静水池中从事的鱼类养殖,又称内塘养鱼。池塘水体较小,易于人工控制,管理方便,可采用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精养,以提高单位水域的产量。生产过程分四个阶段,通过人工繁殖取得鱼苗,当年或翌年将鱼苗培育成鱼种,鱼种养一定时间成商品鱼,部分鱼继续培育成亲鱼,也可根据需要专门从事其中一个阶段的养殖生产,中国池塘养鱼的养殖面积、单产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世界上进行池塘养鱼的国家主要有印度、东南亚诸国、日本、俄罗斯、美国等。池塘养鱼主要饲养技术包括混养和密养、轮捕轮放、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1、混养和密养
同一池塘里混养和合理密养习性不同、食性各异或同一种类而规格不同的鱼种,是中国池塘养鱼技术的核心。鲢、鳙生活在水体上层,草鱼、团头鲂生活在水体中、下层,青鱼、鲮鱼、鲤、鲫、非鲫等生活在水体底层。将这些不同种类的鱼混养在同一池塘中时,不但可增加池塘单位面积的放养量,而且由于各种鱼类所需的饵料不同,能充分利用池塘中的各种饵料资源,产生互利关系,又防止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改善池塘生产条件。将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鱼进行混养,可在生产食用鱼的同时生产大规格鱼种,从而减少培育鱼种的池塘,扩大了食用鱼的饲养面积。在合理的密度范围内,只要水温适宜、水质良好、混养鱼类的比例和放养鱼种的规格适当、饵料质优充足、饲养管理细致,就会提高产量。
2、轮捕轮放
即一次放足鱼种,饲养一个时期后,分批捕出其中部分达到商品规格的成鱼,再适当补充鱼种。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池塘单位水体始终保持适宜的密度,从而提高单位面积的鱼产量。
3、日常管理和综合经营
控制池水颜色是日常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豆绿、茶褐等良好水色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标明池水中的浮游植物是以隐藻、硅藻及其他藻类为优质种群,如这些藻类形成水华,表明各种营养盐类充足,代谢中间产物分解快,溶氧状况良好。为使水色良好需适时适量施肥和注入新水,排出池水。饵料主要是水草、旱草和藻类,另补充配合饵料、油饼类、谷类和糠麸或田螺、贝类等。投饵要适时、适量、定点,以便检查鱼类摄食情况。施肥的目的在于培养池中的浮游生物,以禽、畜肥和绿肥为主。高产精养池内由于鱼类放养密度大,投饵施肥量多,易导致溶氧量下降,威胁鱼类生存,必须及时注入新水或氧气,以避免鱼类泛池、浮头现象发生。
中国常以池塘养鱼为主,与家畜、家禽饲养、养蚕、种菜等综合经营,以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废弃物,节约能源,维持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如广东的桑基,蔗基、果基,鱼塘,就是在鱼池堤埂植桑、桑叶喂蚕、蚕沙和蚕蛹等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桑,使鱼、桑、蚕都能很好生长,形成水陆相互促进的多种经营的良性循环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参考资料
黔农网:>
农村鱼塘怎么养鱼
鱼种放养
鱼种是成鱼养殖的物质基础,鱼种放养是成鱼养殖的一个关键环节。鱼种的来源、鱼种的质量、种类的搭配和放养密度等因素,对成鱼的产量都有重要的影响。
一、鱼种的来源
一般生产规模较小的个体专业户,成鱼养殖所需的鱼种多半是从当地的苗种场购买,但对于生产规模较大的国营或集体渔场来说,成鱼养殖所需要的鱼种,最好能由本单位生产解决。这样就可根据市场的需要,养殖适销对路的商品鱼,并且能够减少外购鱼种运输上的麻烦,保证生产中所需鱼种的数量的质量。
二、鱼种的质量
成鱼养殖中,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充足、品种齐全、体质健壮、无伤无病等。
(一)鱼种规格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成鱼养殖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因为大鱼种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快和成活率高等优点。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和,鱼类生长期较长,所以几种主要养殖鱼类的生产周期均为两年,放养的鱼种都是1龄鱼种,大都要求全长16-20厘米,体重50克以上。例如广东地区,利用鳙鱼生长快及易捕捞的特点,一年中养成数批食用鱼,故鳙鱼种规格要求较大,一般在01-05公斤,经过40-60天饲养可长到125-15公斤;鲢鱼放养量较少,鱼种规格在50克左右,养成075-125公斤;底层鱼类以鲮鱼为主,因鲮鱼生长较慢,食用规格较小,但群体产量高,故放养密度较大,鱼种规格也较小,一般125-25克或42-625克,经一年或半年饲养可长到125-250克;草鱼鱼种规格一般250克左右,出塘规格1-15公斤;青、鲤、鳊放养量很少。
(二)鱼种的体质
鱼种的体质好坏可从体重和外观两方面加以判断。质量好的鱼种从外观上看,质量好的鱼种特点是:规格整齐,肌肉丰满,色泽鲜艳,没有病伤和游动活泼。鱼种放养前的准备没有养过鱼的自然塘、养鱼一年以上的精养塘或粗养塘,都要在放养鱼种之前,先进行全面的修整和消然后才能放养鱼种。具体做法与苗种池相 同。放养计划中鲢、鳙占较大比重的池塘,以经过清塘消毒以后1-2天,就应当施放基肥, 先培肥水质,然后再放养鱼种。肥水塘或养鱼多年的池塘,池底淤泥较多,一般施基肥较少或不施 基肥。冬季放养的池塘,池水应一次加到最大深度,以便鱼种在深水中越冬;春季放养的池塘,如果水源可靠、排灌方便,在清塘后初次向鱼池灌水时,不宜灌得太深,使水深达到70-80厚厘米即可。这样水温容易升高,有利于水质转肥和鱼群的摄食成长。以后再随着水温升高和鱼体的长大逐步加大,直到7月份加到最大深度。
三、鱼种放养时间和注意事项
1.放养时间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可采取冬放(12月初-1月底),也可以春放(3月中、上旬),在水温6-10℃的时候进行放养。因为在低温下鱼类活动能力差,容易捕捞,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冬放的好处是可以免去鱼种并塘越冬的手续,使鱼种较早适应成鱼塘的环境条件,延长生长时间。春放的好处是可将成鱼塘的池水排干进行冬休。各地可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池塘条件灵活掌握。
2.注意事项
①操作要细心,避免损伤鱼体;
②选择晴天放养,以便操作和运输;
③为防止传染鱼病,应对鱼种进行药物浸洗消毒;
④鱼种放养工作要列表记录,以便今后查阅。
成鱼饲养管理
一切养鱼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措施,最后都要通过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才能发挥作用。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施肥与投饵 实行混养密放的精养鱼塘,必须大量施肥和投喂人工饲料,才能获得高产稳产。因此,施肥与投饵就成为池塘日常管理的中心工作 。
(一)施肥
鱼种放养以后,在整个成鱼养殖阶段,都要根据池塘的水质情况,适时进行追肥。施追肥的目的是为了不断补充水中的营养物质,为鲢、鳙等肥水鱼繁殖天然饵料。 施追肥应按照三看施肥的办法,掌握适时、均匀和少量、多次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培育中的方法。要使池水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在25-30厘米之间。对主养鲢、鳙鱼的池塘,应狠抓两头(即春、秋两个季节)培水。6月份以前池水透明度可达到25厘米左右。因为春、秋两季的水温较低,适宜浮游生物繁殖,也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故可大量施用各种有机肥。各种粪肥在晴天中午泼洒效果较好,但要注意避开食场。在肥源不足的单位,可就地取材,大量采用各种绿肥沤肥,这是解决商品鱼基地肥源不足的有效途径。在鱼类快速生长的夏季(7-9月),由于水温较高,投饲量又大,水质一般都较肥,可少施或不施追肥。此时水中含氮量较高,含磷量很低,氮、磷比例严重失调。若要施追肥,则以晴天泼洒磷肥效果较好,不仅对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池塘生产力有重要作用,而且又不易败坏水质,对池鱼有利。一般每隔15天左右可施磷肥一次,每亩平均水深1米,每次施鱼特灵33公斤或过磷酸钙10公斤。先将磷肥用水溶解,选择晴天上午9-10点全池泼洒。施肥当天不能搅动池水(包括拉网、加水、开动增氧机等),以延长磷肥在水中的悬浮时间,降低塘泥等胶体的吸附和固定。
(二)投饵
1.全年投饵量和各月投饵计划
(1)全年的饲料用量 已经养过几年鱼的单位,如果条件没有什么变化,一般可根据以往几年的经验来大致确定全年的饲料用量。对初次养鱼或虽已养过几年鱼而条件有较大变动的单位,就必须通过计算的方法来确定全年饲料的用量。计算公式; Q=PrKA 式中: Q--某种饲料全年的用量(公斤) P--池塘的投饵鱼产量(公斤/亩) r--该种饲料的搭配比数(%) K--该种饲料的饲料系数 A--鱼池总面积(亩)
(2)各月投饵计划和每日投饵量的确定 一年中各月的投饵计划,主要根据各月份的水温、鱼类生长情况和饲料供应情况来制定。因为鱼类是变温动物,摄食量显著地受水温变动的影响。同样体重的鱼,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摄食量越大,因此,投饵率(每天的投饵量占所喂鱼体重的百分数)是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而在同样的水温下,一种鱼的适宜投饵率又有随着个体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根据实践的经验,一年之中的投饵工作应掌握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投喂规律,即将全年的各种饲料主要集中在6-9月鱼类摄食旺盛,生长最快的季节投喂,6月份以前9月份以后投喂饲料的比例则较小。
每日的实际投饵量,则主要根据季节、水色、天气和鱼类摄食情况而定,具体做法可根据以下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适当增减。 池鱼摄食情况:颗粒饲料的投喂量,以投饵后15-20分钟内吃完为适度;糊状饲料以每次投饵后1小时内吃完为适度;青饲料以当天吃完为适度;贝类饲料以下次投饵前吃完为适度。 天气情况:天气晴朗,水中溶氧量高,鱼群摄食旺盛,应适当多投;反之,天气闷热,水中溶氧量低,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腐败快,容易使水质变坏,应少投或不投。 池塘水质情况:水质清爽,鱼群摄食旺盛,应多投;水质不好,过肥,过浓,鱼群食欲不振,而且残饵更容易使池水变坏,应少投;水质很坏,鱼群已浮头时,应禁止投喂。现将无锡河埒乡按月平均投饵量和日投饵百分数列于表6-14,以供参考。
2.各种投饵养殖鱼类的饲料及调配
(1)草鱼和鲂鱼 是草食性鱼类,湖、广等南方地区普遍养殖。成鱼阶段应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做到两头精,中间青。实行冬放鱼种的单位,1-2月份因气温和水温较低,鱼的食量较小,且水、旱草等各种青饲料还未长起来,应投喂一些植物性的精饲料。实行春放鱼种的单位,如在年底前种了黑麦草等青饲料。从3月份鱼种下池以后,就可酌情投喂一些黑麦草等青饲料。到了4-5月份,随着水温逐步回升到15℃以上时,可适当增加青饲料的投喂量。从6月份开始,直到9月份,水温达到25-30℃时,是水、旱草的旺长季节,也是草、舫鱼摄食量最大、生长最快的季节,应狠抓草、舫鱼的投喂,大量投喂青饲料,让它们吃饱、吃好,务必使大部份草、鲂鱼在这段时间长到商品鱼规格捕捞上市。这样既降低了草、舫鱼的密度,又有利于留塘的小规格草、鲂鱼继续成长。入秋以后(10月份),陆草已逐渐衰退、粗老,可多投水草。到了秋末、初冬(11-12月),水温又逐渐下降,鱼类摄食减少,可再转喂一些精饲料,直到年终捕捞。
(2)青鱼 是肉食性鱼类,江、浙地区养殖较普遍,湖、广地区少量养殖。在成鱼阶段,应以贝类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2-3月份,因水温较低,鱼的摄食量较小,且螺、蚬等贝类饲料尚未大量繁殖,全长13-16厘米的小青鱼,应投喂磨碎的青饲料。全长达到16厘米以上时,可投喂一些蚬秧或轧碎的螺蚌,并补充一些磨碎的精料。到了7月份全长达到23厘米以上时,除喂一些轧碎的螺、蚌外,可适当投喂小螺、蚬。到了7月中旬,可加大螺、蚬的投喂量。9月上旬以后,螺、蚬资源丰富,且大部份青鱼已长到05公斤左右,螺、蚬可不必筛选投喂,应狠抓青鱼吃食,以促使青鱼快速生长。10下旬以后,水温又日渐下降,仍应适量投喂螺、蚬,并补充投喂一些精饲料。
(3)鲤、鲫、鲮、罗非鱼 是杂食性鱼类,饲料来源广,各种动、植物饲料均可摄食。它们在成鱼塘中,一般都作为配养鱼类,在放养量较少的情况下,只要饲料、肥料充足,就可不必专门给它们投喂饲料。若作为主养鱼类进行养殖,则要相应加大施肥、投饵数量,具体做法可参照鲢、鳙、草、青鱼类的投喂。
3.饲料的投喂方法
投喂各种饲料的方法,均应实行四定的原则,具体做法可参照亲鱼和鱼种培育部分。每日坚持巡塘,观察池鱼动态 每天要坚持早、中、晚巡塘三次。黎明时观察池鱼有无浮头;日间观察池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傍晚检查全天吃食情况,看看有无浮头预兆。到了夏、秋高温季节或天气突变时,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便及时防止严重浮头。搞好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池塘的清洁卫生工作容易被人忽视,而许多鱼病都是因为池塘环境卫生不好,恶化了水质而引起的。因此,在平日巡塘中应随时捞除残草、剩饵、死鱼和其他杂物,以免污染水质;每隔10-15天就要对食场和饲料台清理消毒一次,并采用漂白粉挂篓和结合泼洒生石灰的
鱼养殖技术与鱼塘管理
1、混养种类
鱼的种类比较多,比如说草鱼、鲢鱼、鲫鱼、鲤鱼等等,那么我们不可能一个池塘只养一种鱼,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进行混养,但是混养是有条件的,有些鱼是不能混养的,因为它会将刚生产的小鱼全部吃掉,成为它的美食,而一年下来基本上就没有小鱼的存在也就是说你放进去多少鱼收获的时候还是只有多少。
这个也就很多人存在的一个误区,它们会将鳗鱼和这些鱼放在一起养,结果发现鱼塘的鱼越来越少,所以我们在鱼塘放鱼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哪些鱼会吃什么,会不会吃小鱼等等之类的,这样放养的时候就不放在一起养就好了。
2、池塘环境
不同的鱼对池塘的环境适应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常见的鱼水不能太深,一般最深也就是两米左右,同时水温要保持在十五到二十度左右。在放鱼之前,我们需要将鱼塘里面的杂物、淤泥等等东西清理出来,尽可能的抬高河床,然后在池塘周围撒上一层生石灰用来消毒,最后等消完毒之后才能重新注入新的水源。
在放鱼前一周可以投放一些基肥,这样可以促进水肿微生物的生长,让鱼有足够的食物。而很多人养鱼基本上就是在原本的池塘里注入水然后就将鱼 放入池塘,结果发现没过两天,买回来的鱼中都漂浮在水面上了,所以一定要记得清塘和消毒杀菌。
3、投喂饲料
很多人认为鱼只要放进去,然后扔点草就会长大,其实如果只是单单养了草鱼的话,你可以就只喂草,但如果你想要草鱼长大一点长的快一点,那么也是需要用到一些别的鱼饵和饲料的,比如说酒渣或者是专门的喂养饲料。
而且还有很多人觉得鱼它会吃一些别的动物的内脏或者说是便便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它们只是吃由内脏和便便所产生的微生物而已,所以并不是只要你把这些东西投放到池塘里面就行了,如果扔进去有一段时间里要记得将这些东西打捞上来,如果池塘水太臭了还需要换水,不然会出现大量死鱼现象,最后就是投喂酒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适量,不然鱼它比较蠢,会醉死的。
4、饲养密度
很多人以为在池塘中放的鱼越多,到时收获的时候鱼肯定也越多,放进去的时候一样大,那么等收获的时候肯定也会长大,其实这都是错误的。
一般一亩池塘最大饲养量为一千八百条,也就是说绝对不能超过一千八,不然鱼塘密度太小会导致它们在水中严重缺氧,造成鱼塘中的鱼大面积死亡,而且饲养的种鱼大小要比较匀称,这样等到收获的时候池塘重的与基本上都差不多大,同时也会与很多的小鱼,这样的小鱼有可以用作鱼种,再次进行放养。
扩展资料:
防病防灾
养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就是病害和灾害。鱼的常见病害有很多,但我们主要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进行防治,在平时的饲养中拌入适量的增强抗性或防治病害的药剂进行投喂。灾害主要是污水灾害以及水灾和旱灾,对于污水排入到养殖区域这个损失是比较大的,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周围污水的排入情况,并且加强管理,以及进行污水净化处理。
而自然水灾和旱灾的危害都是非常严重的,它轻则导致鱼群逃离,重则鱼群大量死亡,我们可以在养殖区域附近做好涨水警报系统,并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搬网、提网和沉网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资料:池塘养鱼-百度百科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清塘消毒:清理干净鱼塘底部的淤泥,一亩鱼塘施加200斤生石灰消毒。 养殖环境:饲养鱼的最佳水温为15-33℃。 预防病害:在高温期间,每隔半个月就要往鱼塘中撒1次石灰。 鱼塘管理:早上为鱼塘加水,增氧效果明显。
鱼怎么养殖
1、清塘消毒
养鱼前,需要清理干净鱼塘底部的淤泥,只需要保留20厘米左右的泥土,通常一亩鱼塘施加200斤生石灰消毒,将水的深度保持在2米,一周后就能清洗干净,此时才可以把鱼放入鱼塘。
2、养殖环境
鱼属于变温动物,河水的温度不能超过05-1℃,饲养鱼的最佳水温为15-33℃,其中热带鱼适合的水温为24-32℃,冷水鱼适合的水温为12-18℃,水温到达24-25℃时,会出现鱼类死亡的情况。
3、预防病害
在高温季节或者气温忽高忽低时,鱼容易感染病害,因此在高温期间,每隔半个月就要往鱼塘中撒1次石灰,并且要喷洒90%的晶体敌百虫250克兑水溶液,同时喂养鱼的食物要用硫酸铜之类进行消毒。
4、鱼塘管理
给鱼塘加水时,一般选择在早上进行,夜间池中的浮游植物会停止光合作用,而鱼类的呼吸需要消耗氧气,等到早上3-5点时会降到最低值,此时加水,增氧效果非常明显。
谁知道绿色塘鱼养殖技术要点是什么?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养鱼其实是一项很不错的创业选择,随着水产业的发展,养鱼的渔民也越来越多了,养鱼必须得有丰富的养殖技术,以下为大家分享鱼高密度养殖技术 是怎样的呢?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1高密度养鱼技术养鱼池怎样建造
一、网箱养鱼:
一般选择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中搭设网箱即可,但是水深必须大于网箱的高度。
二、围栏养鱼:
1、选择在湖泊、水库和不通航的河流中,将网片一头插入水底,与石龙相连,一头露出水面,打桩固定,将水域分成若干块。
2、水域要求水深2-3m,水流速度005-01m/s,水位落差较小,天然饵料丰富,底部平坦,泥质软硬适中。
三、流水养鱼;
1、流水养鱼池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水位稳定,水温适宜(5-10月份水温在15-30℃之间),氧气溶解量高。
2、养鱼池应当建设在存在自然落差,又可以引用水库中的水的地方,或者是建设在山泉水的旁边。
3、养鱼池建成圆形、椭圆形或扇子形,池壁用砖或石块砌成,然后用水泥抹光表面,池底用混凝土整平。进水口和出水口均砌成一个斜坡,引导水流冲向底层,同时在进水口和排水口安装好防逃设施。
养鱼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养水:养鱼前要先养水。普通的自来水并不能直接投入使用。对水进行消毒、除氯处理。消毒可以用相关物,也可以用专门的盐。除氯可以用暴晒或者静置的。也需要向水中加入硝化菌,建立硝化菌系统,处理水中鱼的排泄物。
2、喂食:养鱼时要保证食物充足。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喂食的频率应根据所养鱼的适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3、换水:养鱼时需要保证水的'干净,需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要根据所养品种的习性来决定。一般每7-10天就要换一次。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能够保证水的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很有必要。
4、混养:养鱼时不要轻易混养。有些鱼并不能混养,如果混养它们可能打架或者死亡。建议选择习性相近,性格温顺的鱼混养。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2池塘养鱼或者海边养鱼都是较为常见的养鱼方式如今,一种新的养鱼方式“高密度流水养鱼”出现在了大众的视野之中。能在原有的模式中脱颖而出,高密度流水养鱼自然有着明显的优点,生长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
目前,这种养殖模式适应的品种主要是草鱼、鲤鱼等食性鱼类。如果能够实现广泛的推广,将为养殖户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更好的利用了流水水域,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种养鱼模式最重要的便是具有水势的流水。流水中含有更多的氧气,较池塘水也会更加清洁,鱼日常产生的排泄物易被流水带走,减少了患病的可能。流动的水顺应了鱼游动的天性,有利于保证鱼的活性。
一般来说,这种模式养殖的产量可达每平方米200公斤以上,较常规鱼塘增产百分之四十左右。
高密度流水养鱼的重点在于养鱼量要大,流水的流速要小,这样可以防止鱼过分消耗体力,过快的水流也会导致投喂无法精准,造成饲料的浪费。
在具体操作时,可任意选择水库、河流等有流水的区域,搭建好围栏设施,专门设计排水口,这些基于所要养殖的最小鱼类的身形设计。在下鱼前要用生石灰进行全面的消毒,大致的用量为每平方米120g。
确保鱼苗健康后,可以开始准备下苗。鱼苗生长期要注意每日或两日一次的排污,日投喂饲料按照鱼总重量的3%进行。养殖户需要及时检查其生长情况以及鱼栏设施,同时设置增氧设施。
高密度养殖出现的最大问题便是水质不洁净导致的死亡,需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效收集鱼的排泄物和残存的饲料,二是废水的净化处理问题。这两点影响到了水资源是否可以循环利用,即便是再容易获得的流水,也需要储备和再利用,防止鱼断水而亡。
想要实现高密度流水养鱼,需要养殖户仔细学习相关知识,并严格遵循相关事项。高密度养殖同样也意味着可能发生的因传染病而大量死亡的问题。因此,对于高密度流水养育有兴趣的养殖户对于各项工作的完成和完善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前期完善的准备是高产的必然条件。
鱼高密度养殖技术3一、高密度养鱼技术
1、池塘的选择:养鱼首先要选择一个好的池塘,一般保水的池塘最适养殖鱼,同时水源方面必须要充足,在旱季和雨季要保证池塘耐旱耐涝。
2、池塘的清整:池塘准备好之后,可以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只有池塘环境好,才可以让鱼正常生长和生活。消毒池塘主要是挖去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清除池内及池壁的杂草,消灭病菌和敌害,养殖生产过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
3、鱼种放养:将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可以向池塘放鱼。养殖者一定要放养品种优良、休质健壮、密度适宜的鱼种,同时要做到种类组成搭配合理。
4、饲养管理:鱼的正常生长和繁殖一般都离不开饲养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好设饵、施肥、调控水质和预防病虫害发生。
5、投饵:日投饵量必须根据“四看”也就是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和活动情况,和“四定”也就是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原则进行投饵。
6、施肥:施肥主要是施基肥和施追肥两种。基肥一定要早施、施足。追肥可以少施、勤施,施追肥还要“看天、看水、看鱼”进行。
二、三亩鱼塘可以养多少鱼
1、三亩鱼塘可以养大概2000条鱼左右。养鱼前要先养水,普通的自来水不能直接给鱼使用。使用之前必须对水进行消毒、除氯处理,消毒可以用相关药物,也可以用专门的盐,除氯可以用暴晒或者静置的方式。
2、养鱼时还要保证食物充足,一定要注意适量投喂,每次投喂5-10分钟内能吃完的量即可。喂食频率一定要根据鱼的大小决定,尽量不要在夜间、阴天喂食。
3、养鱼时还要保证水质干净,一定要定期换水。换水的频率可以根据所养品种习性决定,一般每隔7-10天就要换一次水。每次换水都不要让水温、水质发生太大的变化,换水除了可以保证水质干净,还能够保证水的氧气含量。
鱼塘养鱼技术指导是什么
建立绿色食品水产品的生产基地必须要科学选址,对土壤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适于进行养殖生产。池塘要避开有毒的化学污染地区或选择能够控制污染的地方。池塘环境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
目前,有很多鱼塘都是旧塘,要进行健康养殖就必须加以改造。清整池塘有三条:
1、杀灭对鱼苗有害的野杂鱼和水生昆虫;
2、清除杂草,杀死塘水中和底泥中的细菌病原体、寄生虫;
3、加固塘基。清淤后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一般是带水清塘,1米水深每亩可用150公斤生石灰或漂白粉5公斤加水化开,全池均匀泼洒。下药时间选择在晴天中午温度较高时进行,这样可提高清塘消毒的效果。注意选择质优、块轻的的块状生石灰,用量少且清塘效果好。
一、选苗放苗
1、鱼苗的选择注意考察鱼苗场在鱼卵孵化和鱼苗培育的过程中不要使用残留量较大、不符合健康养殖的药物,如:孔雀石绿、氯霉素等。购买鱼苗时我们应选择在那些信誉好、技术过关的鱼苗场。体质健壮的鱼苗是饲养食用鱼的重要物质基础,具体鉴别指标如下:(1)规格大且整齐,头小背厚,体色光亮,肌肉润泽,无寄生虫;(2)行动活泼,集群游泳,受惊时迅速成群潜入水底,抢食能力强;在容器中喜欢在水下活动,并逆水游泳;(3)不要选择尖嘴鲩(头尖尖的鲩仔),不要选择肥仔鲩,一般长身的鱼苗为好;选择3寸的鱼苗还要小心,若其肚有点胀,可剖开看看有没有寄生虫。
2、鱼苗的放养放苗前对塘水进行消毒,一般是放12 -15 米水,然后用茶籽进行清塘消毒。其用量是25公斤/亩·米。5-6寸长的鲩鱼苗,在水深15-18米的鱼塘中,每亩可放养1000尾左右,而3寸长的鲩鱼苗则放1200尾左右。这是由于3寸长的鱼苗身较弱,容易死亡,要多放一些。投喂草料、配合饲料,鱼苗一年可长至15 -2 斤。
二、鱼种养成
以鲩鱼为主养鱼的模式在珠三角地区一般以每年养三造为好。第一造是从1月初放养至3、4月份,第二造是从4月份养至7、8月份,第三造是从8月份养至年尾。一般按照80:20法则放养,主养鱼占80%。
三、投饲用药
1、饲料选用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标准的配合饲料,其所含的饲料添加剂经鱼食用后,在鱼体中的残留不得对人体产生危害,不能含有激素、喹乙醇、沙门氏菌等。青饲料的种植,允许使用猪、牛、羊、鸡、鸭等禽畜的粪尿以及尿素、磷酸二铵,不允许使用其它肥料,最后一次施肥在捕获前30天进行。投喂量多、质好(饲料系数低、没变质)的配合饲料,是养鱼高产稳定的重要措施。
科学的投料方法是使用投料机,投料机投料均匀,投喂的面积大,很容易引鱼到水面抢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使饲料系数降低。
2、药物在鱼病防治中,使用的渔药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有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生产执行标准。用药时必须对症下药,准确用量,严格按产品说明进行操作。
四、养殖管理
1、日常巡塘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坚持每天早晚巡塘,观察水质状况,根据天气、水质、鱼类活动等情况,判断鱼类浮头、开机情况,鱼发病或水质恶化及明采取措施,避免鱼类夜间长时间浮头。
2、清除污物每天早晨捞出池边的草渣、剩草、死鱼及其它垃圾,以免污染水质滋生细菌。
3、科学投饲按照“定质、定量、定时、定位”的四定原则科学投喂饲料,杜绝饲料散失直接造成水质污染的现象。
4、中午开机利用叶轮增氧机的搅水、曝气作用,在无风或小风的高温晴天中午开机使水体上下对流,消除上下水层的溶氧差、温差,使底层的有害气体逸出,消除氧债。若增氧动力和增氧机功率规格配置适宜,开机30-40 分钟即可使水体完全混合,否则需增加开机时间才能达到目的。
5、定期换水根据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换水。水温低于25℃时,每月加水1-2次,换水量在10-20 厘米;水温高于25℃时每月加水4次,换水量在5-10厘米,必要时大量换水。换水时应根据水源清洁度采取相应措施,如出水口设用14-20 目筛绢缝制成80-150 厘米过滤网袋,水源处于涨潮河段的,应灵活掌握加水时间,避开污染高峰期。
6、定期消毒如果在水温18-25℃时,每月消毒一次;水温25-28℃时,每20天消毒一次,28℃以上时每15天消毒一次,实际操作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消毒用药为生石灰、漂白粉、二氧化氯,三种药轮换使用。生石灰用量为10-15 公斤/亩·米,漂白粉用量为06 7-1 公斤/亩·米,具体用量视水质、水温而定(水肥多用,水瘦少用;低温多用,高温少用),化浆全池均匀泼撒。二氧化氯按说明调配后施用,用量一般按说明的1-15 倍,治疗用量不超过2倍。消毒一般配合在加水或放鱼、杀虫后进行。放鱼、刮鱼、杀虫后必须及时消毒,二氧化氯消毒效果较好。
7、池塘清整每年冬季用泥浆泵将淤泥提出,并用生石灰清塘一次。
鱼塘养鱼最重要的是选择保水的池塘,必须有充足的水源,这样在旱季和雨季才能保证池塘耐旱耐涝。同时池塘一定要向阳,光照要充足,池形整齐,底部平坦,淤泥要适量。
池塘在准备养鱼之前,要先对池塘进行清整和消毒,因为只有池塘环境好,才会适合鱼苗正常生长和生活。清整消毒池塘的过程主要是挖去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清除池内以及池壁的杂草,消灭病菌和敌害等,清除的过程中可以用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
混养类型
以草食性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这种饲养类型主要对草食性鱼类投喂草类,利用草鱼、武昌鱼的粪便和残饵,饲养配养鱼。由于饵料较易解决,产量和经济效益较高,比较适合我市的养鱼特点。其主养鱼的类型已发展为草鱼、武昌鱼为主养鱼,草鱼、鲢、鳙鱼为主养鱼,草鱼、青鱼为主养鱼等各种类型。
以杂食性鱼类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如以鲤、鲫为主,搭配草、鲢、鳙鱼的养殖类型,以滤食性鱼类为主养鱼的养殖类型。如以鲢、鳙为主,适当混养食有机腐屑的鲫、银鲴等鱼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