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长江流域鱼种(长江原生鱼种)

2022-11-28 18:53409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长江源头关键鱼种——小头裸裂尻鱼,经过人工授精、孵化后,两万尾幼鱼苗生长良好。这标志着我国科研工作者首次实现对世界海拔分布最高关键鱼种的规模化人工繁殖。

小头裸裂尻鱼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由长江水利委员会下属的长江科学院组织开展,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配合实施。小头裸裂尻鱼是我国特有的大中型鱼类,也是青海省重点保护鱼类,是长江源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鱼种,对于研究长江源水生态系统、水生物保护具有较高的指向性价值。

记者在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的鱼苗培育池看到,经过规模化人工繁殖的幼鱼苗,目前已养殖1个多月时间,鱼长在2-3厘米。经过水温调节、饵料配置,目前幼鱼游动活泼、长势良好。据介绍,小头裸裂尻鱼属于冷水鱼,生长发育缓慢,长至50厘米长的成鱼,一般需要10多年。

这项试验牵头人、长江科学院水环境所高级工程师李伟介绍,目前长江源已知鱼类共有6种。其中小头裸裂尻鱼体型大,成鱼冬季摄食高原鳅等其他鱼类,处在食物链顶端,是长江源的关键鱼种。作为世界上已知海拔分布最高的关键鱼种,小头裸裂尻鱼具有明显的“三高”特性:随青藏高原隆起进化程度最高、海拔分布高、生活史昼夜温差高。

科考发现,长期在青藏高原生存的小头裸裂尻鱼,通过不断进化,适应高海拔高寒低温的生存环境。比如触须数量减少、下咽齿行数减少、鱼鳞减少,以此减少肉食性捕食,刮食着生藻类为食,适应高原食物缺少等环境特点。

“在长江源冬季河流结冰出现‘连底冻’情况下,小头裸裂尻鱼如何过冬、如何繁殖,过去很长时间是未解之谜。”李伟介绍,此前多次江源科考中,他们多方探寻到小头裸裂尻鱼的越冬场、产卵场后,研究掌握小头裸裂尻鱼受精卵孵化水温等特点。

今年6月,研究团队利用在长江南源搜集的发育成熟亲鱼,通过人工授精获取受精卵,在海拔4000多米的水利部长江委长江科学院江源基地实施人工孵化,成功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随后,两万尾新生鱼苗通过汽车运输跨越千里,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运抵西宁市,在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冷水鱼繁育车间进行培育观察。

青海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振吉说,小头裸裂尻鱼首次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将为长江源其他特有鱼类开展研究保护,以及后续人工增殖放流积累宝贵经验。

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徐平介绍,小头裸裂尻鱼实现规模化人工繁殖,帮助研究人员系统掌握长江源关键鱼种产卵孵化、生长发育所需的水温、盐度条件,为后续开展长江源头关键鱼类人工保育打下基础。科研团队将把此次人工繁殖试验成果,逐步推广至其他长江源特有鱼类的保护繁育,夯实长江源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性研究。

(新华社)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长江源关键鱼种小头裸裂尻鱼连续三年人工繁殖成功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近日,世界海拔分布最高鲤科鱼类——小头裸裂尻鱼连续三年实现人工繁殖,这标志着我国科研人员对长江源关键鱼类栖息地及胚胎发育需求的研究技术体系已趋于成熟。 作为我国特有的大中型鱼类,小头裸裂尻鱼是裂腹鱼类中进化等级最高的种类,更是长江源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鱼种。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伟介绍,小头裸裂尻鱼分布在海拔4400米至5200米的地区,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生态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 6月12日,李伟(右)和助手王驰绎在长江南源当曲河畔做采样准备工作。新华社

0评论2022-11-28511

福建省泉州市:促进渔业安全;拆除72 三不s 惠安小头。
今天小编鱼儿为大家分享渔业信息、水产养殖技术、淡水海水养殖经验!推进会现场。曾招雄 供图东南网4月16日讯(本网记者 林杰 通讯员 曾招雄)4月15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海洋涉渔“三无”船舶集中拆解现场会在小岞镇东山村举行。惠安县农业农村局、应急局、住建局、交通局、小岞镇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小岞镇部分“三无”渔船主及渔民代表等约50余人到场参加。惠安县统战部部长何国平,省海洋与渔业执法总队办公室主任李祥强到会指导。“三无”船舶指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三无”渔

0评论2020-04-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