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怎么样?
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是2009-03-24注册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郑刘组。
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334110356751757X4,企业法人王学成,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獭兔养殖、销售;相关技术、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更多信息和资讯。
看一些励志的事业成功小故事,对于一些正在事业奋斗过程中的人们会有激励的作用。以下是我精心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事业成功的故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事业成功的故事篇1:王学成: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万
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
王学成,今年四十岁出头,初中文化,右手残疾,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章广镇皇甫村人,人称“獭兔王”。他靠养殖獭兔致富,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收入40万多元。2011年,王学成荣获安徽省残联表彰的“安徽省十佳残疾人创业之星”和“安徽省残疾人自强模范”称号。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回首我的创业之路,个人奋斗和 扶持是我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近日,王学成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对于伺弄庄稼的农民来说,没了右手手指,干活的难度不言而喻,况且我妻子也是个残疾人。上有年迈的老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靠种几亩薄地度日,日子过得很艰难。”
王学成也曾想外出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但是,他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餬口。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王学成在报上看到了獭兔养殖的资讯,他觉得比较适合自己,因为投资少、见效快,易饲养,有销路。更重要的是,当地饲料资源丰富,比如花生秧、花生壳、玉米秸等都是獭兔喜爱的饲料。他心里清楚,养殖业虽然风险较大,但要想养殖成功,必须掌握过硬的养殖技术。为了掌握养殖獭兔技术,他先后前往南京农业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拜师取经,并到外地毛皮市场考察。凭借著较强的领悟能力和勤奋学习的精神,王学成很快就掌握了该项技术。
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年,王学成东借西凑6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无绝人之路。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赢利。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多平方米,存栏獭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万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
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本村和相邻几个村20多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援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赢利。村民刘恩柱便是受帮助的一员。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1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位了泪花。
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广镇 的支援下,王学成在镇 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络,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王学成笑着说。
与此同时,为了形成规模化养殖,扩大獭兔销售市场,2009年3月,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赢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万元。
关于事业成功的故事篇2:把厕所卖给世界
行动要看时机,开船要趁涨潮。
33岁的英国人卢克·巴克利是一个旅游爱好者,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双脚踏遍世界的每个角落,然后用他的相机记录下世界各地的迷人风光。
于是每到一处,他都试图用最好的角度拍下最精美的照片。但是,等他把照片传到网上以后,才发现自己的照片并没有多少令人欣喜的新意,只能说是拾人牙慧而已。
这使得他非常郁闷,“我怎样才能找到标新立异的题材呢”巴克利冥思苦想也没有结果。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巴黎海边内急,于是火急火燎地冲进厕所。巴克利有个习惯,喜欢上厕所的时候,捧著一本书消磨时光。不一会儿,他的眼睛有点酸痛,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眺望,恰巧目光透过一个小小的玻璃窗伸向远方。这时他惊呆了:夕阳残照,蓝色海面蜿蜒起伏,蔚然壮观。
巴克利来了精神,心想,我到过无数个地方,为什么不能寻找风景最好的厕所呢这绝对是一个不落窠臼的好题材啊!
此后,巴克利就开始了他不同寻常的世界之旅。每到一个国家的风景区,他首先去的地方就是厕所,由此来比较每个国家的不同文化。
当然,他的视角也越来越独特。比如南极海边的露天厕所,它只有一个简陋的马桶,甚至连围墙都没有,但恰恰是这样,游客才能在方便的同时触控到身边的冰雪,饱览不远处海面上漂浮冰山的壮美景观。在非洲的赞比西河畔,厕所被设定在野生大象们沐浴的水域旁。而当来到印度的野外厕所时,周围一望无垠的蛮荒景象会令你有一种置身于月球表面的错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克利对厕所这一题材可谓情有独钟,他跑遍了很多国家,寻找风景最好的厕所。后来,他把这些见闻和风景整合册子,编写了一本新书,名字就叫《搜寻上品厕所》,用文字和记录下最壮丽的景色。
让人颇意外的是,有幸被收入书中的,并非是那些装潢奢华的厕所,它们大都十分简易,与周围的景色浑然天成。
没想到,新书出版以后竟然成了旅游界的畅销读物,备受驴友青睐,短短几天销量就达到十几万册。
很快,巴克利就成了驴友眼中的红人,隔三差五就能收到驴友发来的电子邮件,告诉他哪里可以找到非同寻常的厕所,他俨然已成为厕所的代言人。
巴克利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我觉得那些设在著名风景区的厕所不应仅是一个供人方便的地方,它们应该装上大窗户,这样游人就能在如厕的同时饱览周围的美景,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把厕所卖给世界”,看似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善于发现者眼里,竟成了一种智慧,一种财富。生活中,只要我们有心,总能找到一条意想不到的路径,到达成功的彼岸。
关于事业成功的故事篇3:残疾女孩70块钱起家变成百万富翁
天生爱画画成就创业根基
周彦俊的童年是灰色的。一岁半的时候,正在蹒跚学步的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永远失去了像正常人一样行走的机会。父亲是个篾匠,经常外出揽活。年幼的他寄养在别人家中吃百家饭。但他并不甘心寄人篱下,十岁那年,他拄起柺杖开始独立生活。穷苦的父亲希望残疾儿子学点实用的东西养活自己,12岁那年,他父亲买了一台缝纫机,让他学缝纫。然而,周彦俊却痴迷上了画画。没有专业老师指点,只有狂热的兴趣,他的画笔却从不停歇:画人物、画动物……为同学们描摹小人书,给班级出板报。他笔下的人物、动物、植物惟妙惟肖。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画画竟成了他后来创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靠70元白手起家
18岁那年,周彦俊的双脚动了两次大手术后休学了。从此,村里人就经常看到一个双脚打着石膏,双手拄著柺杖,身背画架的少年。他到处给人画画,一张画卖两块至两块五。20岁那年,周彦俊迎来了生命中第一个转机。这年他退学了。怀揣著父亲给他的70元钱和朦胧的创业想法,他独自前往县城自谋出路。当地有个风俗,办喜事盛行赠送画匾。周彦俊认为这是个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生意。进县城的第一个月,周彦俊没有赚到足够的钱交房租,被房东扫地出门。周彦俊的忠厚老实打动了第二个房东,不但把房子低价租给他,还答应到年底再付房钱。有了落脚的地方,周彦俊留下生活费,把剩余的钱都买了玻璃、颜料、画框,开起了自己的第一家小店。开始时他给人画镜屏,别人做寿,他就画不老青松;别人结婚,他就画龙凤呈祥,再加上玻璃、画框来提高档次。镜屏每块成本2元左右,卖出去38元,周彦俊的原始积累就是从这一个个细微的2元差价汇集而成的。
做大作坊远走他乡偷师学艺
三个月下来,周彦俊攒了一笔小钱。从中,他看到自己能做得更大。做大生意资金显然不足。于是,残疾的他再次上路,这次,怀揣200元钱,远去广西柳州。本来想去找朋友借钱,没想到碰上了生命中第二次转机。钱没有借到。满心失望的他在柳州商场闲逛。商场内一种用通草做成的立体画匾让他眼前一亮。他认定这是可以开发的新产品,画匾的边角上印着一个印章贵州贵定。顾不得路途遥远和行走不便,他坐上了前往贵定的长途车。也许是其貌不扬的原因,假装成进货商的周彦俊并没有引起厂方的警惕,他仔细参观了整个工艺流程,临走时还买了一块成品和半斤通草,带回家研究改进。改进过的通草画匾造型独特,在喜好画匾的湖南市场大受欢迎,甚至抢占了广西市场。
上门订货的厂家络绎不绝,其中还有他之前偷师的生产厂家。周彦俊顺势扩大小作坊规模。后来小作坊被涟源县工商联收购,员工增加到了40多人。
自立门户成了百万富翁
从此,周彦俊坐上了让当地人艳羡的位置--公办美术厂副厂长。然而,自立门户的想法始终在他心头激荡,他毅然辞职,筹办兴华工艺美术厂。
启动资金由朋友们东凑西凑而来。美术厂月收入从两三千迅速蹿升到几万元。周彦俊用近20万买下600平方米地皮,建起3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此时他脑子里已有产品转型的念头。虽然当年偷师学来的匾额生意不错,但他参加广州交易会后,意识到产品再不更新,客源必将不断萎缩。自那时起,他吃饭睡觉都在琢磨开发新产品。终于,笋壳进入了他的视野,用它来做野鸭、鹰等动物的羽毛效果非常逼真。新产品一上市,反响出奇地好。他很快为这个新产品申请了专利。商家找上门来指定要包销他的新产品,并定下协议,一天要150个,而当时他的工厂一天生产能力只有60个。为此工厂不断扩大规模。后来,他的业务遍及湖南省40多个县和北京、上海、四川等十几个省市。数百万元收入滚滚落袋。30岁的周彦俊在湖南成了创业神话。
以上便是这位残疾人创业故事。连周彦俊这样的残疾人都能去发愤图强,那么作为手脚完好的我们,如何不能为了个人创业梦想而去勇敢地拼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