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信息首页 频道列表

渔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新时代渔业绿色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2022-11-28 18:535370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渔业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渔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水产品供给充足、价格平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渔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十三五”以来,渔业科技在遗传育种、健康养殖、疫病防控、加工流通、节能环保、设施装备、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渔业信息化等领域提供支撑保障,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国际并跑、领跑阶段,一批生态、绿色、高效渔业技术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渔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8%提高至2020年的63%。全国渔业科研、教学、推广等机构和团队聚焦科技创新,五年来有多项渔业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发明奖)二等奖8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16项、范蠡科学技术奖33项。

一育种基础研究与品种创制有新突破

不断夯实水产种业理论研究基础,积极开展水产种业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突破。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基因资源发掘利用、育种技术研发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水产生物基因组、种质创制等走在国际前列,培育水产新品种61个。初步形成了层次多样的水产种质保存技术体系,破译了牙鲆、凡纳滨对虾、刺参、栉孔扇贝、海带等的全基因组序列。草鱼、团头鲂等大宗淡水鱼种质资源开发利用进程加速,扇贝分子育种技术突破了水产生物全基因选择育种实际应用的技术瓶颈,建成国际上第一个水产生物的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平台。

二水产养殖绿色化技术模式有新进展

扎实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集成创新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等一批生态、绿色、高效的养殖技术与生产模式。草鱼、罗非鱼、河蟹、克氏原螯虾、紫菜等重点品种健康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面积不断扩大,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与模式获得国际广泛认可,饲料精准营养加工与综合利用理论与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研发推广了一批精准投喂、收获清洗等装备,水产养殖全过程精准控制技术产业化应用方兴未艾。

三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技术创新有新成效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渔业生态功能,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渔业生态系统动力学、水域污染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与生态系统整合等研究进入国际前沿,水域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综合观测、机理机制、模拟预测等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初步摸清了我国渔业资源状况及渔场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掌握了重要渔业资源变化规律,构建了长江口资源环境监测评估体系、阐明了长江口渔业资源衰退机制,建立了海洋牧场生境修复与生物资源养护、淡水池塘养殖环境藻类定向调控等渔业环境修复技术。

四捕捞渔船渔具装备水平有新提升

国内渔船船型优化与标准化示范应用逐步推进,渔船自动化程度大幅度提高。积极研究南海深海渔业资源开发关键技术,远洋渔业物联网系统初具规模,资源监测和捕捞渔情预报逐步成熟,研发了深水拖网、双支架拖网、变水层拖网、围网等新型渔具。创建了高海况南极磷虾资源调查评估方法,成为国内外南极磷虾资源评估标准规范。创新了全天时南极磷虾拖网捕捞关键装备和技术,捕捞效率在同类作业方式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五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化应用有新拓展

为畅通国际国内双循环,不断提升水产品品质和质量,水产精深加工产业化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水产食品绿色加工的理论基础等方面研究逐步深入,成功开发了即食海参、鲍鱼罐头、调料扇贝食品等新产品,并实现工业化生产。建立了水产品追溯编码、信息采集等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体系,研究开发了海参功效成分高效制备技术,金枪鱼质量保真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应用,南极磷虾精深加工技术与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南极磷虾油、南极磷虾脱壳虾肉等成熟产品。

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加快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政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一、起草背景我国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不高、支持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偏弱等问题。为促进畜牧业高质

0评论2023-06-07589

智能化自动化养蚕设备技术 助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蚕怎么 关于蚕的养殖和生产?  一、准备充足漂白粉、新鲜石灰、蚕药等蚕用物资  春蚕是一年当中最好养的一期蚕,这期蚕发病较少,但在今年,由于桑树受冻,春蚕饲养时间推迟,四、五龄蚕或许会碰到高温天气,蚕儿发病

0评论2023-05-27184

奶牛场什么为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率奶牛创业创造了条件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怎么高效养殖奶牛,奶牛精粗料配比必须满足奶牛作为反刍兽的基础生理特点,即使泌乳高峰期也必须坚持精粗饲料混搭饲喂的原则。关于怎么高效养殖奶牛,以及奶牛的养殖基本技术,奶牛如何养殖,奶牛养殖方法,养奶牛的方法和

0评论2023-05-20225

黄牛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如何实现高质量生产?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黄牛牛是我国特有的家畜品种,在我国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养殖数量居全国前列,养殖区域遍布全国。黄牛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美味的肉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黄牛的养殖前景广阔。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黄牛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提高养殖技术实现高产增收。一、牛场建设在中国北方,建牛棚的前提是保暖和耐寒。同时一定要注意一些防风防冻措施。由于北方寒冷期长,牛舍的建设必须考虑防寒保暖。在保证牛舍内空气条件良好的情况下,适当降低牛舍高度,有助于提高牛舍温度,保证牛的生

0评论2023-05-11493

怎样才能种出高质量的黄连?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一、生长习性黄连喜高寒冷凉环境,喜阴湿,忌强光直射和高温干燥。野生多见海拔1200—1800米的高山区,栽培时宜选海拔1400—1700米的地区。植株正常生长的温度范围为8—34℃,低于8℃或低于5℃时植株处于休眠状态。种子有胚后熟休眠特性,经3—5℃的低温湿沙贮藏5—6个月,即可解除休眠,发芽率可达90%左右。种子寿命受贮藏条件的影响很大,干藏和常温湿沙藏均不易保持种子较长寿命。一般在一2—O℃和~

0评论2023-04-15529

高质量斗鸡繁育与养殖的区别,高质量斗鸡养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选育良种:公鸡选择7斤以上身强体壮、红色平瘤状鸡冠,母鸡选择5斤以上好动且身形匀称。饲养管理:鸡舍保持卫生整洁、温度适宜。疫病防控:对鸡舍和用具进行定期消毒。定时驯炼:保持每天2小时训斗和1小时训跑。 一、选育良种1、公斗鸡选择体重在7斤以上身强体壮、红色平瘤状鸡冠;母斗鸡选择5斤以上好动且体格匀称。2、选择合适的斗鸡品种有利于优质下一代的培育。Www.xtW.Com.cN二、饲养管理1、为了保证斗鸡的健康发展,应要持续保持鸡舍卫生整

0评论2023-04-09261

碧根果有好剥开的方法吗,碧根果怎样才能高质量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选择碧根果,可以看碧根果是否饱满,碧根果的颜色是否均匀,要选购尺寸大小都差不多的。碧根果不一定大的就好,主要看个人喜好,小的味道更加细腻一些。挑选时,以取仁观察为主,果仁丰满为上,干瘪为次。如果籽仁全部泛油、粘手、黑褐、哈喇味的已经严重变质,就不能再食用了。 一、碧根果的选购指南1、选择碧根果要看碧根果是否饱满,碧根果的颜色是否均匀,要选购尺寸大小都差不多的。2、碧根果有大尖、中尖、小尖和大圆、中圆、小圆,大的要贵一点,但不一定大的就

0评论2023-04-09390

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田间地头,推动内乡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河南经济新闻记者郭俊娟通讯员郑军伟6月12日,河南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内乡)服务团团长周建华、白菜育种与栽培专家路翠玲一行来到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岗坝村马铃薯栽培基地,与先到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成员别志伟共同主持全程机械化栽培管理的马铃薯机械收获现场“常言道,一亩菜就是十亩地,有土豆收获机,我们收土豆很方便。 收获效率大幅提高,以后种土豆会更赚钱。 ”看着省蔬菜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的几位老师,刘振祥高兴得合不拢嘴。 种了这么多年,这几年他才体会到专家传授手把手技术的好处。谈

0评论2023-04-05553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成立60周年:科技创新驱动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金秋十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成立60周年。10月24日,记者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举办的科技创新引领油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获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油料种质资源和功能基因挖掘利用、优质高产高油抗病育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安全、脂营养和产品创制等研究领域推动理论、技术、产业链创新得知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和平台建设等全面发展使中国油料科技创新能力跃居世界第一梯队23项国家大奖是几代人努力奋斗的油料是人类三大营养素中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全国油料常年种植面积

0评论2023-04-05280

以产业带动东营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传说黄河上天行东海,工资实践初心。 ”为探索东营市黄河滩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状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薪火相传实践小组于2022年8月10日至8月13日在东营市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园、永安镇稻田画、黄三角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土壤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东营市农业科学科技兴农盐基土壤能结出好粮作为退海之地,东营市现有盐碱土壤面积341.8万亩,占全省盐碱土壤面积的38%,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土壤之一。 盐碱土壤是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0评论2023-04-05460